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535
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钟庆华 郭盛 王海鱼 贺献芝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的血清内脂素、TC、TG、HDL-C、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SAP组的血清内脂素、TG、HDL-C、BNP、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的血清内脂素、Gensini积分、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表1)。

    3 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轻,很多年轻患者发病即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危害极大。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导致冠脉狭窄引起心肌缺血,或斑块的不稳定进而破裂形成急性血栓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其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不明显,容易发生误诊,且在未发病人群中目前尚无较好的指标来筛选与判断哪些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因此探究早发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鉴别与治疗该类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脂素是Fukuhara等[6]最新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在体内以内脏脂肪细胞分泌为主,其血清水平和内脏脂肪的量成正相关,虽然目前对于早发冠心病冠脉病变的特征已有所研究,然而影响其早发的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